• 部门首页
  •   >   系部概况(备份)
  •   >   系部简介
  • 系部概况(备份)
    系部简介

    机械电子工程系简介
    机电工程系

    机械电子工程系所设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依据,突出职业(群)的针对性、适应性、地区性特点,目前共开设有工程机械运用技术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共5个专业,其中“工程机械运用技术” 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、国家级骨干专业,贵州省省级骨干专业;“机械制造与自动化”专业是国家级“现代学徒制”试点建设专业,“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”专业是贵州省高校培养航运与海事管理人才的唯一专业。

    系部秉承“知行合一、德技双馨”校训精神,坚持走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的办学道路,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,开展深度“校企融合”,今年,系部和企业共建有“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”、“移动机器人运用技术开发中心”等校企育人平台。并先后与合作企业共同设立了“凯华达知行双优”、“临沃德技双馨”企业奖学金和“珠江航运”助学金,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。

    系部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拥有一批学术精湛、教学经验丰富、思想素质好、业务水平高、实践教学能力强的“双师型”师资队伍,其中硕士研究生16人,教授2人、副教授13人、中级职称5人,技师3人,交通运输部“吴福-振华优秀教师奖”1人,“贵州省技术能手”2人,贵州省“五一”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。另有一批优秀的校外师资团队。

    系部在发展过程中,强抓教学质量提升,目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和省级在线开放精品课程1门;同时为实现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培”,系部建立了“校-省-国家”三级技能大赛精英人才培养体系,为优秀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条快速成长途径。近几年,系部参赛学生先后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4项;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1项、二等奖17项、三等奖23项;上述获奖学生目前都成长为行业及企业的技术骨干。

    机械电子工程系专业介绍

  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(国家级骨干专业)

    undefinedundefined

              企业实习学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实训课现场

    工程机械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、交通运输建设,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、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、农林水利建设、工业与民用建筑、城市建设、环境保护等领域

  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是全省首批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,贵州省省级骨干专业,国家级骨干专业,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,拥有贵州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,目前,专业已累计向全省交通建设领域输送高素质人才1800余人,为全省交通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人力保障,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。这里有一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,有六大功能技研室和整机驾驶操作训练场,可以让你熟练的掌握相关实际技能,足以面对将来职场的挑战;同时拥有贵州公路集团、三一重工、小松、沃尔沃、贵州凯华达集团、临沃、贵州通程兄弟、上海宏信等12家校企合作单位,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条件。

    本专业主要面向交通运输行业、公路施工企业和工程机械生产销售企业一线岗位,从事工程机械制造、装配、检测、调试、管理、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;也可在交通、城建、市政等施工企业从事工程机械使用、维修、管理工作。

 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(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)

    undefinedundefined

       机械制造实训设备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赛CAD项目

    中国要成为一流的强国,离不开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中国创造,专业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、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、院级骨干专业,同时,为了将知识与技能武装得更好,学校与行业高技术企业深度合作,建成兼具产品研发、工艺开发、技术推广、双师培育功能的实训基地:机加工实训基地、工业机器人实训室、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室、快速成型技术实训室、电工电子实训室、钳工、焊工实训室、特种操作实训室、机床维修实训室、CAD/CAM实训室和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共11个实训室,实训室总面积2000余平米,实训工位数达630多个,实训项目100余个,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。

    在技能大赛方面,机械加工、快速成型制造、CAD机械设计、机械创新设计、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、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国赛、省赛比赛项目中硕果累累,获奖30余项,分别获国赛一等奖1项,国赛二等奖3项,国赛三等奖3项,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、二等奖10项、三等奖7项的好成绩。

    本专业拥有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、人本集团、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、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、贵州吉利汽车、贵阳云龙电器设备有限公司、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国企和私企签订共建协议,建立校外实训基地,保证学生就好业,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条件。

    毕业后可在机械行业从事机电产品设计、工装夹具设计、机电设备操作、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、班组和车间管理、品质检验和控制、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以及产品销售等机械相关工作。

    电一体化技术专业

    undefined undefined

             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移动机器人比赛现场

   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技术、电工电子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、伺服技术、传感器技术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,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。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,小到家用电器、手机、玩具、大到飞机、火箭,它们的动作运转均离不开机电一体化技术。它是机械的神经和大脑控制着机械本体。同时,学校与行业高技术企业深度合作,建成兼具产品研发、工艺开发、技术推广、双师培育功能的实训基地:机加工实训基地、工业机器人实训室、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室、快速成型技术实训室、电工电子实训室、钳工、焊工实训室、特种操作实训室、机床维修实训室、CAD/CAM实训室和机械基础创新实训室共11个实训室,实训室总面积2000余平米,实训工位数达630多个,实训项目100余个,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。

    通过3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后,全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,掌握计算、绘图、机电设备控制原理、电工、电子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机电产品维修、机电控制技术等技能,具备机械电子产品、常用电器及机电设备使用、保养及维修能力;自动化设备的安装,调试、维修能力;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。除了正常课程之外,在本专业的培养过程中,系部全面引入了德国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体系“机电一体化师”职业资格相关教学理念、教学资源、考核体系等内容,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。

    本专业拥有富士康、百路达(厦门)工业有限公司、人本集团、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、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、贵州吉利汽车、贵阳云龙电器设备有限公司、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国企和私企签订共建协议,建立校外实训基地,保证学生就好业,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条件。

    毕业后可在机械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、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、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、机械零部件生产、机电产品售后技术服务、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工作。

  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

    undefinedundefined

          工业机器人实训课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

    工业机器人技术集机械、电子、自动控制、计算机、传感器、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,在自动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生产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是瞄准国际前沿高技术发展方向及“机器人及智能装备” 创新产业群,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迫切的人才需求的专业,目前就全国而言,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人才缺口20万,并且还以每年20%的速度增长。

    本专业目前已建成省内唯一“移动机器人运用技术开发研究中心”,依托该中心,可以在这里完成各种典型移动机器人运用场景项目的开发、调试工作。同时,系部还拥有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实训实施,可以让有志于“智能制造”每个青年能在这里放飞自己,迎接即将到来的“工业4.0” 时代浪潮。

    在技能大赛方面,机械加工、快速成型制造、CAD机械设计、机械创新设计、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、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国赛、省赛比赛项目中硕果累累,获奖30余项,分别获国赛一等奖1项,国赛二等奖3项,国赛三等奖3项,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、二等奖10项、三等奖7项的好成绩。

    通过3年的专业及实践技能学习后,学生将全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,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,具有在生产一线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、编程、调试、运行维护和设备管理等工作,并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。除了正常课程之外,本专业还准备了工业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CAD机械设计、3D打印,数控加工等多种技能兴趣小组供选择。在此基础上,系部还向每位学生提供了世界技能大赛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技平台,让学生能将自己点亮,展现自我

    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,涉及行业主要是:汽车整车制造、电子器件、集成电路、塑料加工、石化、轻纺和烟草、食品行业等较大规模生产企业。毕业学生主要从事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及其辅具系统、检测装置、机电设备系统的安装、运行、操作编程、维修、维护、管理等高技术含量工作。

    其中主要的岗位需求有工业机器人操作、现场管理、维护维修、装调、应用设计开发、销售等。涵盖了机器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岗位工作。

   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

    undefinedundefined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单位实习学生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船舶实训

    有了水路运输,才使得世界、国家经济高速发展。国家要成为世界航运强国,贵州省要实现后发赶超的计划,离不开交通运输管理类专业。本专业是贵州唯一水路运输类专业,有着高就业率、高薪水、广就业面等特点。

    全省唯一水上运输类专业,贵州省各地方海事局全年需招考专业人员40余人;就业好、待遇高,行业人员需求大,每年到校公司需求人数300人以上,供不应求,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平均工资7000以上,远超其他专业毕业生平均工资;发展前景好,国家大力发展航运,贵州通江达海的大背景下,省内专业人才紧缺,专业毕业生大有可为。

    通过3年的专业及实践技能学习后,掌握船舶管理、水路运输管理、海事法规等专业知识与技能,面向水上运输行业的水上旅客运输、水上货物运输、水上运输辅助活动等技术技能领域,能够从事航运物流操作、邮轮游艇运营服务、船舶代理、货物运输代理以及海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同时,学校为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了国家级奖学金、励志奖学金、院级奖学金;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;为扶贫户提供了精准扶贫助学金;专业更有珠江航道管理局设立的珠江航运助学金(仅限本专业),以保障同学顺利完成学业。

    专业教学,本专业有一支既可爱又精于教学的教师队伍,5名专业教师都毕业于国内知名的海事大学,他们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生产经验,出过海、造过船,是100%的“双师型”老师同时他们也具备很强的教学经验。

   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与南京油运有限责任公司、广州铭源船管理有限公司、湖南海知源船管理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大型央企、大型民企均有合作,保证良好的就业率。与贵州省地方海事局政校联合,共同为贵州水运发展奋斗。




    版权所有: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备案编号: 黔IP备10002018  联系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白云大道245号

      邮编:550008   联系电话:0851-8133789 传真:0851-4704694